世代的觀念差異


已經11月了,再不久又要再過新的一年了。
我很喜歡跟不同的人聊天,每次上課總是會遇到一些不一樣的學生,隨著一些事件的發生以及與不同人的交流,其實不難發現上一個世代與這一個世代對教養上的想法差異,也的確證實了「一樣米養百樣人」的道理。

不知道為何,我對很多人的成長背景都感到好奇,因為我很想知道到底什麼樣的成長環境會造就人形成什麼樣的觀念與能力,漸而從中發現我應該如何調整教養方式。

常常在朋友群中也會聽到朋友抱怨婆媳的關係或是抱怨老公,跟我年級差不多的這一代,上一代應該算是四、五年級生,也與比我大7、8歲以上姐姐們聊過,他們爸媽就是像我阿嬤那一個年代的觀念,每個世代的觀念與想法真的都差異頗大。


家庭觀念就有很大的差異

我覺得我對於家庭的觀念比較偏西方,倒也不是因為父母給我的觀念比較開放,而是常常看了很多書,尤其是溝通或是教養方面的書,導致我對很多事都希望客觀看待,對於上一代的女性而言,生活中好像沒有存在「夢想」這件事,對工作也沒什麼特別的要求,就穩定有固定收入就行,看自己能做什麼,而不是追求「想」做什麼,然後累積自己的能力努力達成目標,大部分處於安於現狀的狀態。也不能說這樣不好,只是這樣不是我喜歡的生活方式而已。

而對於家庭,上一代的女性大部分屬於逆來順受型,認為嫁為人婦就是要三從四德,公婆的認知是媳婦理應包辦所有家務,要對長輩噓寒問暖,要服侍老公小孩;而對小孩的想法是,要照顧好好的,不可以挨餓受凍,進階一點連小孩的成績也要算是媽媽的責任。這些對新一代的女性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壓力與負擔,或者從某種層面上來說,新一代女性也沒在管這麼多吧。

在我的觀念裡,家是每一個人的,所以家事理應大家一起分擔,沒有什麼男性一定主外或是女性一定主內的堅持,誰有能力就誰幫忙,要幫忙就不要抱怨,我想這也是以前父親常對我說的一句話「歡喜做,甘願受」的道理吧!

一種自我壓抑後無法放手的心態

其實有發現上一代女性有一種很特別的心理狀態,一種自我壓抑後無法放下的心態。她們不太敢違逆長輩,因為不想落人口實,怕被認為不孝順,不是一個好媳婦、好媽媽。但等到有一定的年紀之後,或是到退休時,會覺得自己應該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卻無法不插手家中瑣事,已經習慣把家事與小孩的事當成是自己的責任,所以即使孩子已經成家立業,也會有一種想要教導下一代的想法,而插手已為成人的孩子的家務事。而這一代的女性較為獨立,因為也大都經濟獨立,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很多事情希望按著自己的方式進行,尤其結婚後,也會希望有自己的空間。但也不是很多的新世代女性不想改變自己,跟婆家住。

人都是需要「互相」的,如果長輩沒辦法改變自己的想法,一昧的只想以孝順的名義希望晚輩配合他們,總是要以「反正爸媽都老了」,「好歹也是把你養到大」,「沒功勞也有苦勞」…等類似的說法希望晚輩退一步,但卻會越來越得寸進尺的要求你的配合,就會讓人反感;反之,也有晚輩對長輩是得寸進尺的,因為覺得不管自己犯什麼錯,爸媽都會原諒他(所以才會有俗稱的啃老族),不想靠自己的能力生存,甚至是借錢還要父母幫忙還。

以上這些狀況相信大家都曾經聽過,但事情都是中性的,站在不同立場就有不同的解讀,父母如果抱怨小孩都只會伸手要錢,那就應該思考自己的教育是否有問題? 如果晚輩不想跟自己同住,就要想想是否是因為自己不能接受晚輩的意見總是強壓別人執行自己的想法?或是倚老賣老的希望晚輩可以聽自己的話?

做晚輩的也可以想一想,如果一直被長輩碎念,也要學著不要下意識反應,因為我們已經習慣聽到碎念就會覺得是很煩,即使是好的建議,也聽不進去了。

改變不是容易的事,都需要不斷的練習,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我認為也不是年紀大就佔上風,不是爸媽叫我們做的我們就得做,也不能直覺的認為爸媽給的建議就是舊觀念不受用,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一輩的想法跟觀念,有些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至於長輩要被當成寶還是草,就真的要看想法有沒有隨著時代進步了!

期許自己老了之後不要被當成草,也希望自己不要因為自己的經驗而限制了孩子的成長,共勉之。


Kemie Lin

擁有多項軟體操作、行銷規劃、專案規劃、專案執行、課程規劃與軟體教學等經驗,對於軟體的整合應用、知識分享及教學亦有一番心得,現任廣瞻互動媒體設計公司專案總監兼任聯成電腦多媒體實務及Android實務開發講師。

2012年升格全職媽媽後,亦不忘兼顧工作與成長, 對孩子的教育理念與學習方法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