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內化自己所學的知識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學東西在有用到的時候內化最快。

什麼是內化?


所謂內化,就是不需要查書查資料,就可以想得出來講得出來的知識或技能。

教電腦至今也快六年了,從一開始不會教,到現在即使教不常用或沒碰過的技術,也可以很快的上手(前提是要設計或程式相關的,3D我就真的苦手了),我很清楚,這解決問題的能力已經內化成我腦中的一部分了。

大腦是很奇妙的一個器官,印象深刻的是,老爸以前就常常跟我說,腦筋要常用,越用會越活,不用才會生鏽,所以有時候聽到人家說想程式或是解決問題死了一堆腦細胞,後來我都會笑稱應該是增加了一堆腦細胞才是(笑)。

其實這幾年對於新知識的領悟力,有深深的感覺高了許多,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經驗與接觸的人多了,所以有時候看到一本書的內容,不管是溝通或是商業相關的書,都常常有深刻的共鳴,然後可以快速記在腦中逢人就分享(所以老公都不用看書,都是聽我在分享書中的知識…哈哈)。

軟體只是工具,練習才是重點


今年六月開始,開始帶失業職訓相關的電腦課程,才發現很多老師上課只是為了進度,在時間內要將所有的知識一口氣塞到同學的腦中,以前我也會犯這樣的錯誤,但隨著教學經驗增加,加上生了小孩之後,發現有時候講了小孩不見得聽得進去,我開始反省這樣的教學方法是否需要改進,答案很肯定,是的。

從小我學任何東西,幾乎是自學居多,包含畫畫、做點心、繪圖軟體、跳舞…等,包含現在工作上要教的軟體或是技術,都是上網找資料、請教別人或自己摸索(不可否認的是,當英文閱讀跟聽力有一定的程度時,網路上的資源真的好多好方便),也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有一股不服輸的鬥志,就像我以前學做泡芙,一開始泡芙中並沒有孔洞,雖然外型還可以,但裡面卻沒辦法填內餡,然後我就去買了一本泡芙的書,一直不停的做,努力看懂書上寫的每個細節,練習了n次,終於成功,之後開始再加入自己的創意(例如泡芙皮我會加一些芝麻粒,吃起來比較香)。

「自學」的能力,其實是透過不停的反思與練習而累積的。

在學習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學」而是「練」,學到的東西,必須要不停的「練習」,甚至是不停的犯錯然後改進,才能真正記到腦子裡,如果要完全內化,則就要從學的角色,進階到教,因為如果要教別人,就必須要正確,所以會先把所學的知識重新思考與統整,才有辦法講得讓別人聽得懂,因此一輪課程下來,學最多的其實是老師自己。

在學習的過程中,犯錯並不可怕,反而是要多犯錯,來讓自己加深印象。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小時候考試考得不好,對於錯的題目的答案,記得最清楚,因為希望下次不要再寫錯,但如果剛好是猜對的題目,如果重考一次,反而會忘記猜對題目的答案。
大部分的人會為了避免犯錯而小心翼翼,但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勇於嘗試,大膽行動,錯了就改,這樣一步步累積下來,效果其實是很驚人的。

「練習」還要搭配「思考」


除了練習其實還不夠,在練習的過程中,要配合思考,尤其是像網頁設計或寫程式這類的技術,其實是需要「創造力」的,是很活用的技術,軟體只是工具,真正要內化,必須重覆思考與練習因為唯有思考過後的練習,才會一直不停的精進自己的方法與流程。

願大家在學習的路上可以不放棄,一直加油下去。

Kemie Lin

擁有多項軟體操作、行銷規劃、專案規劃、專案執行、課程規劃與軟體教學等經驗,對於軟體的整合應用、知識分享及教學亦有一番心得,現任廣瞻互動媒體設計公司專案總監兼任聯成電腦多媒體實務及Android實務開發講師。

2012年升格全職媽媽後,亦不忘兼顧工作與成長, 對孩子的教育理念與學習方法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